玩转赤山湖
湿地八景
湿地新闻
湿地科普
句容老地名︱从唐诗中走来的赤岸村

秋意浓,寒霜降,醉红偷染江枫。同时也浸红了那宁静古朴的村落——赤岸村。赤岸村,位于句容市郭庄镇赤山湖南岸(芦亭行政村)。

赤岸村——从唐诗中走来的村落

在《光绪句容县志》中记载:开元二十八年,唐代大诗人王维赴岭南途经夏口时,作诗一首:

《送封太守》

忽解羊头削,聊驰熊首轓。

扬舲发夏口,按节向吴门。

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

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诗中“丹阳郭”指古丹阳郡,吴门:古苏州(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的别称。唐许嵩所著《建康实录》卷二记载:吴赤乌八年(245年)八月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屯兵3万凿句容中道至云阳(今丹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作为通向吴门的必经之地,赤岸村在红枫掩映中,与唐诗共存了千年!

人杰地灵——从赤岸村走出的名人

钱立三(1919-1959)句容赤岸村人,是湖熟文化最早的发现者。正因为他酷爱考古,大量搜集、珍藏那些文物,才有南京博物院的实地勘察考古,最后经分析达成共识后而命名为“湖熟文化”,从而揭开了其尘封了数千年的面纱。

湖熟文化遗址大多在河湖沿岸的土墩山丘上为主(因此称作台型遗址),因首次发现在江宁湖熟镇(清时属句容管辖),故被考古界命名为“湖熟文化”。

说到湖熟,不得不提到赤山湖。赤山湖是秦淮河上游唯一的天然湖泊,赤山湖曾是烟波浩渺,在古代,人依水而息,因广阔的湖水而逐渐聚居于此形成村落,湖熟不断发展壮大。在赤山湖周边发现过3000年前的青铜箭镞、鱼钩等渔猎工具,也证明赤山湖的先民早在夏、商周时期就以渔猎为生,在这片土地之上繁衍生息。

昔日的繁华——从遗址中挖掘的秘密昔日的繁华可在历代相传的胜迹或尘封数年的遗址中里窥见一斑。《三国志·吴志》记载:“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春,铸大钱一当五百,即大泉五百,赤乌元年(公元238年)铸当千大钱,即大泉当千”。1975年10月,镇江博物馆在赤岸附近,发现了东吴铸币遗址,出土“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古币以及铸芯等遗物,经专家考证,这批铸钱是以泥制范母,并用花树形多层浇铸法铸成,每层铜钱四枚,约有20余层,每一范可铸钱百余枚。东吴铸币厂设在句容赤岸,一是因为句容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二是破岗渎运河可以促进经济流通。

赤岸民俗——传承生活的热情

花船也称旱地船,作为赤岸村有名的民俗活动,深植于集体,赤岸村民一代代传承它。

赤岸花船颇具特色,“赤山老婆”属于民间说唱曲艺。表演者共三人,一人说唱,一人摇橹,一人坐花船。说唱者诙谐幽默的唱出“赤山老婆生活里的趣事”。

花船另一节目叫“铜钱插”,参演者共12人,一人摇橹,一人坐花船,十人手持“铜钱插”(约两尺长的短棍,表面有色彩艳丽的装饰条纹,短棍 两头棍身有一段中空,里面嵌着铜钱)。表演过程中,手持铜钱插的表演者们与摇橹者进行一问一答式的说唱,同时一边围绕划船变换队形,并伴有铜钱插整齐敲地和鞋等动作,类似秧歌中的“打花棍”。

斑斓的色彩,流动的热情,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花船,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深深扎根于赤岸村民的心中。

超越时空——古与今的对话培根说,历史使人聪明。我们当然不可能从时间上走回过去,不可能在空间上走回过去。但是古人有意识无意识残留下来的东西里面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遗迹。让我们可以和他们面对面。这个与考古、古迹遗址有着不解之缘的村落,让我们超越时空和古人对话。当然,重要的还不只是让我们对古代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当代的了解,对当下生活的了解,更好的生活!我们相信,赤岸,这个古老的村落,必将焕发更加火红的生机。

相关史料由葛万宏老师王晓老师、刘鹏飞、吴万祥提供,稿件曾经刊登于《句容村庄记忆》,摄影作品由句容摄协副主席王镇容老师遐宁老师,杨志国老师,张志成老师分享,感谢句容市民政局支持!

江苏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句容市赤山湖管理委员会,地址:江苏省句容市西南部,热线电话:0511—8078 8988

苏ICP备18041161号-1 © 版权所有,2004-2024,联盛传媒提供技术支持。